曲阜師大趙育磊副教授、蔣原野副教授

                    在國際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研究成果

                    曲阜師大科技處訊   近日,曲阜師大化學與化工學院趙育磊副教授與蔣原野副教授合作,在二氧化碳利用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論文題為“Transient Stabilization Effect of CO2 in the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ation of Azo Compounds and the Reductive Coupling of α-Ketoesters” (DOI: 10.1002/anie.202213636,文章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13636)。曲阜師范大學為該論文的唯一通訊單位,趙育磊副教授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蔣原野副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兜聡鴳没瘜W》于1962年由John Wiley and Sons Ltd出版,是化學和材料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JCR分區為一區,當前影響因子為16.823。

                    隨著化石能源的消耗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大量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氣中,對環境產生了深遠影響。二氧化碳的捕獲和利用在有機合成領域引起了極大關注,化學家們致力于利用高活性催化體系、高能底物或較苛刻的反應條件來促進二氧化碳的捕獲和利用,開發二氧化碳在合成化學中的新應用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研究方向。

                    趙育磊副教授與蔣原野副教授團隊通過在電化學還原條件下對二氧化碳利用的研究,發現了二氧化碳的一種新的瞬態穩定化效應(Transient Stabilization Effect, TSE),并將其應用于偶氮化合物的電化學加氫和α-酮酯衍生物的還原偶聯反應。該方法繞開傳統的危險反應、昂貴催化劑和加熱過程,為肼類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種便捷方法。

                    利用二氧化碳實現高附加值化學品合成,既符合綠色有機合成化學要求,也符合我國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近年來,該團隊聚焦于二氧化碳轉化和利用,一方面開發了以二氧化碳為C1合成子的四氫嘧啶、二氫吡啶、雙胺烯酮及脲類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另一方面專注于探索二氧化碳在合成化學中的新作用機制。目前,該團隊成員已在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ysis、Sci. China Chem.、Org. Lett.、Org. Chem. Front.、J. Org. Chem.、Organometallics等國際頂級期刊、重要期刊發表研究論文5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項(已授權5項)。


                    發布:曲阜師大新聞中心

                    終審:劉永禮

                    黄片视频链接发来,美女自慰黄色小网站,真人实拍女初被破的视频,欧美三级片动态图